7 月 24 日,由 imToken、Nervos、NEAR、Polkadot、Solana 一起联合主办了「公链未来」杭州线下研讨会。对目前各个公链的现状以及未来做了分享,并就大家关注的以太坊的问题,各个公链有没有别的发展方向或者切入口进行了开放讨论。
以下为活动核心内容实录。
主持人: 你们认为以太坊目前遇到的这些问题是有机会解决的吗?特别是在治理和我们怎么去推进以太坊开发过程中的这些问题,我们是不是有机会解决?
另外一个点,我们看到了一些表层的现象,是不是可能会带来根本性上的问题,让以太坊产生一些非常难以修复、甚至致命的后果。
第三,我觉得公链方也可以聊一聊,就是说以太坊的确经历了五六年的时间了,它现在可能到这样的阶段了,但其他公链现在没有暴露或者比较少暴露出这些问题,是不是因为它们还没有到这个阶段?未来也有可能会遇到和以太坊现在遇到的问题,或者说有没有方式,我们可以去解决这样的问题?
imToken: 如果要破局或者尝试带来一些改变,可能是 Layer2 上我们想要尝试做突破、改变、创新。我们在 Layer2 做实践,而不是在 Layer1 公用的通用协议上做那么多的尝试、改变。
等到真的有结果了,真的是被验证过了,我们再放到 Layer1 慢慢做改变,我觉得这是以太坊公链更适合的做法,而不是整个社区参与者停留在争吵、争议当中,把精力都消耗在这些事情上。这是我作为一个参与者对它的看法。
Nervos: 我觉得治理问题可以分两块,第一个是治理的需求,就是说我需要治理;第二个是治理方式,刚才大家讲得更多的是治理方式。
我觉得这是以太坊作为创新者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因为以太坊在 2014、2015 年做起来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到后面很多的因素,包括性能、共识的扩大、PoS 等等。这对于后面的公链来说,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所以我相信新的公链遇到的治理问题,会比以太坊少很多。
第二个点,怎么治理的问题。我觉得显而易见的是,作为一个区块链最早的社区,作为社区来说,最理想的治理是把所有人的话语权都考虑进去,这是最优的策略。但现实情况是很多人没法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
Nervos 有一个治理中心叫 Nervos DAO,我们每年会有一部分的出块奖励给到 Nervos DAO。就像我说的第一点,我们作为一个后来的公链,自认为在某些点上想得比较清楚,所以我们对硬分叉的需求、对新的特别变动大的需求并没有特别高。
尤其我们用的是 RISC-V 虚拟机,RISC-V 是硬件指令集的,它的变动或者它的指令集在制定时考虑得很周全。所以,我们几乎没有指令集变化。
至于治理问题,我们没有答案,我们希望跟着社区或者跟着整个行业一起寻找答案。
Polkadot: 我想延展讨论的点是区块链世界里的真民主和假民主,这个很有意思。
其实我个人觉得,以太坊虽然是链下治理,看起来很中心化,但实际上它是真民主。因为任何一个决策的推动,不可能所有人的声音都能够得到充分表达。而且因为涉及到的利益方够广,所以不能瞎搞。大家可以理解为政治正确是一种把权利放在笼子里的方法。你只要坚持流程正义,其中有一些问题就可以规避掉。
波卡所有的工具、流程设计都是按照英国和欧洲议会的设置,三权分立,有上、下议院,每次代码改进都需要公示,确实是真民主。它的工具又为它未来的去中心化做了铺垫,但我们不能说它现在已经完全像以太坊一样去中心化。
NEAR: 我觉得这个问题本质上是如何由一个中心化组织去构建一个去中心化的开放社会的问题。
一开始生态里只有一个开发团队,只有一个公司的时候,决策和治理是最有效率的。一个开发团队说了算,决定技术取向和整个架构设计。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有一些民主机制在区块链上实行,比如说多数投票,比如对于某一个技术方案公开讨论,这个都没有问题。但是好像在整体的民主的程序设计上,还没有看到治理上特别突破性的或者特别优秀的项目。
imToken: 我想大家开公司或者讨论公司决策的时候,最终追求的不是怎么治理,而是通过治理得到一个好结果,这才是大家所追求的东西。这里会有一个问题,其实很多东西是不能做验证的,我们需要有一套议事规则去争取理想的治理结果。
但是对区块链的工程项目、产品项目来说,其实有条件做这样的验证过程。其实 Kusama 是一个蛮有趣的设定,就是你把你想要做的治理方案做一遍验证,跑一遍,就像我们现在做互联网产品一样,我们做 A / B test,先上工具,减少决策争议,当有了一个比较好的结果时,自然就知道这个是否是我们要追求的。
主持人: 所以以太坊缺一个 Kusama。
imToken: 我看到最近很多想做验证的都会跑到 Layer2 上做验证,最后才说到底要不要落地到以太坊 Layer1 上,我觉得这是比较合适的方案,而且是在成熟的互联网体系下已经被验证的一套治理决策,它跟社会不一样。
主持人: 在 Layer2 上做实验的确成本会更低一点。
Celer : 我感觉分层的作用不仅限于扩容,对最终的治理也是非常有帮助的。无论是偏前端用户体验的,还是偏底层存储的,我们要把这两件事联系在一起。
我感觉以太坊已经做到这一步,EVM 至少在面向用户这一块,已经把大一统的工作做了。但是我感觉它把底层和应用层更进一步分开了。从性能、技术架构和治理上,我感觉都要做一个比较大的切割。
以后的治理在面向更多用户时,可能会有更民主的决策过程,包括持币人的投票或者更开放的讨论。其实偏向底层的东西,我感觉不是特别需要民主。因为区块链随时可以分叉,包括比特币也有这样的趋势,但最终谁会胜出呢?我觉得这不是现在可以决定的事情,
但当应用层面向广大用户时,这些民主治理还是需要的。
主持人: 刚刚的问题大家都各自发表了观点,我们知道以太坊 Layer2 和 Eth2 都在按照节奏推进,Layer2 可能在这个月或者下个月会有 1-2 个项目上线,Eth2 可能在今年底或者明年初转到 PoS。这些在我看来可能都是以性能升级为核心,提升 TPS,降低单笔交易成本。
大家觉得以太坊有没有哪些地方的不足,是可以由其他平台来填补的?
imToken: 很多时候我们钱包是以用户为中心考虑问题的,但发现更多公链设计的时候只是从顶层开始往下设计,不会考虑真正在使用的用户是怎么考虑的。就像我一开始在说的,Key 是用户关键的环节,还有场景、公链,这里怎么串联起来?资金是怎么流转的?哪里是薄弱的环节?这是真正要考虑的问题,我们不能只是站在那里说我们要搞很多生态,这一点意义都没有。
所以我觉得 Nervos 有两点,可以补充以太坊现在的缺点:第一,支持任意的密码流域,让传统的 Web 2.0 这套密码学,可以形成一套新的账户体系,而这个账户体系有蛮多的灵活空间,所以最关键的第一个环节 Key 这一部分,Nervos 有这样的能力去弥补。
第二个,其实大多数用户在区块链上会面临的问题是交易的不确定性。因为一笔交易是发布到一个公共的网络当中,而不是私有的网络或者独立的网络。在公共网络当中的交易池或者交易打包、排序等机制,甚至说区块链状态的不确定性,都会导致交易具有不确定性,这是非常大的痛点。但站在公链角度,可能不会察觉到用户如此细微但很常见的问题。而像 Nervos 这样的模式,用户发出交易时,我们就已经知道这笔交易是否可行。
这是目前以太坊上用户能感受到的最大的两个痛点,而且是 Nervos 能通过它灵活的基础的密码学体系解决的。
波卡生态的平行链项目方 Bifrost: 我觉得以平行链的形式来承载应用,开发者的灵活度会更高,其实我们可以比智能合约开发得更复杂一点,自由度也可以更大一点。
比如 r-staking 衍生品,其实我们的愿景是为 PoS 网络提供衍生品。现在的思路就是通过波卡的跨链桥,通过波卡内部的同构链、平行链可以互动,通过异构链解决。这种情况下,我觉得对于以太坊来说做的是功能上的补充。
我觉得最终每一条公链肯定都有自己独特的业务,比如说你是高性能,你有更加去中心化的治理方式或者运营方式,你肯定有自己特别的形态。所以,最终的一个终局,其实也是各自发展自己的独特领域,然后通过一些形式去打通,可能更加像平行链和平行链之间的交互式状态。
主持人: 我追问一个问题, Bifrost 是不是属于一个比较专有的公链,它作为一个比较专业特定的服务,你去竞拍一个平行链,会不会觉得大材小用,是不是可以在别的链上做这个事情?
波卡生态的平行链项目方 Bifrost:做一条平行链,你首先要有资产和用户,然后才是做你的开发者生态。我们当然希望衍生品能够给开发者赋能,能够通过开发来降低用户的资金成本,还有给开发者提供衍生品用。但谁来用这个衍生品?我觉得我们现在的第一步是先有资产和用户。
Polkadot: 我接着说一下,Web 3.0 是 Gavin Wood 博士在 2014 年提出,它会是一个数据安全、隐私、完全去中心化的世界,智能合约的时代没有办法完全支撑一个特别复杂的 Web 3.0 世界。
我们可以想想现在有哪些应用,大家能想到的只有 DeFi。其实这类似于计算机时代很早期的时候,没有什么特别丰富的应用,也不会想到会形成今天如此庞大的互联网世界。这就是 Gavin 想用中继链 + 平行链来实现的区块链愿景,也就是 Web 3.0。这个架构是跟以太坊是不一样的,中继链就是元协议,是一个 Layer0 的协议,在它之上的每一条 Layer1 的平行链去支撑不同的功能,支撑起 Web 3.0 里面不同功能、不同场景。
所以,我觉得 Polkadot 不是公链,而是一个多链系统。它对以太坊来说有什么补充?其实它不叫补充,它最大的创新是颠覆了前面所有项目的设计,在底层直接设计了一个 Web 3.0 的架构,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公链架构。
给这份内容打个分吧
- 5(非常有用)
- 4
- 3
- 2
- 1(完全有用)
0 投票者